现在中国爸爸妈妈好像过分关心孩子的智商发育,极少有爸爸妈妈关心孩子怎么样形成我们的品格,与爸爸妈妈行为会对孩子人格产生什么影响,这个倾向让人担心。由于培养孩子品格比开发智商更为要紧,更让孩子受益终生。那样,爸爸妈妈该怎么样对孩子推行“心情教育”呢?具体来讲就是三个“引导”。
一,引导孩子善待自然
要让孩子领会到,世界上的万物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。作为一个人应该从中去探寻它们存在的意义,爸爸妈妈应帮助孩子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、感受和体验万物的存在和变化,使他们逐步认识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有关,应该鼓励孩子与自然接触,热爱大自然;爱惜环境,具备环保意识;并了解善待身边的事物。
二,引导孩子善待别人
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渐渐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,并掌握自己处置一些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。爸爸妈妈在爱孩子的同时,需要注意三要:一要教孩子了解珍惜别人的爱,并掌握给予别人爱;二要鼓励孩子与更多的孩子常常往来、友好相处;三要看重培养孩子与别的人相处的能力。
三,引导孩子善待自我
爸爸妈妈要尊重孩子、相信孩子,给他们适度的自由和自主抉择、自负其责的机会;帮助孩子进步自我设计的能力,一步步培养孩子自我设计的能力;还要重视促进孩子自我达成欲望的产生和进步,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鼓励他们从事各种有挑战性的活动,帮助孩子进步自我达成的能力,充分挖掘以前不曾被意识到的聪明才智。